有声皆歌,无动不舞:费城京剧的二十五年

19 4 月, 2024
11 mins read
Image Credit: PCOS

采访编辑:浦嘻 ‘27,李欣芸 ’27, 吕公符 ‘27

早春三月,《索思》有幸邀请了费城京剧社(PCOS)的徐娟、杨晓鹰老师来访Swarthmore,我们的对话在McCabe Library二楼的家庭放映室里进行。访谈结束后,徐娟老师在《索思》2024年春季Reception活动上分享了自己与京剧艺术结缘的故事,并现场表演了《霸王别姬》中的经典片段“舞剑”。

1986年徐老师和杨老师留学美国。费城京剧社成立于1999年初,从一个自发性华人社团,发展成文化和教育相关的非盈利组织,今年已经是第二十五个年头。谈话期间,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的是古老的京剧艺术远渡重洋重获了蓬勃的生命力,在异国他乡这片多元文化的森林里,让中国传统文化以一个生动立体的形态存在,也让平凡的个体在新世界的土壤里扎根,用京剧艺术寻找和表达“我是谁”,建立同代移民之间的纽带,更借戏曲教育把文化认同传递给下一代。于他们,京剧是归属,也是责任。

访谈桌对面的两位老师都是八十年代的留学生,成长在样板戏流行的年月,留美后才在机缘巧合之下接触京剧、投身京剧。四十年后,我们刚刚开始留学生涯,因为中文杂志的采访有幸认识了京剧社的老师们,聆听他们和京剧艺术之间鲜活真实的故事。似乎本该是与相熟文化在异乡的重逢,其实更像是初遇——至少在我过去的生活里,传统京剧的存在好像模糊而遥远。但让人感到幸运的是,这场相遇的发生让我们得以写下他们的故事,或许对于同样在迁移经历中的人而言,文字的书写也像戏曲的演绎,是建立认同、找寻文化之根的尝试。

杨老师和徐老师个人早期来美的经历

徐:我和杨老师都是86年来的美国,我之前从上外毕业,在Temple University读了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的硕士,之后一直在宾州州政府的 PA Human Relations Commission工作,做到了大费城地区的Regional Director。

杨:我来自东北沈阳,来美国之后在St. Joe’s University学计算机,后来在州政府司法部下的监管局工作了30多年。

徐:杨老师在我们京剧社是学花脸的,也是最早的会员之一,做了20多年。

杨:出国前我们被叫“黑五类”,那个时候只会唱两句样板戏,出国以后才接触到了传统京剧。

杨:早期的时候华人之间没有很多组织,都是朋友之间互相介绍认识。98年年底的时候,南京京剧院的李淑媛老师来美国访问,她出生于京剧世家,父亲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她在一次大费城春晚/科技协会年会上表演了一段《红娘》,震惊了在场的华人,大家都不知道原来我们身边就有这么专业的京剧艺术家。

徐娟老师在我校进行演出并向同学展示传统京剧服饰。

徐:几次华人朋友/科技协会的聚餐之后,我们就想,李淑媛老师这样的京剧界瑰宝就在我们身边,我能不能成立一个正规化的组织。毕业后,我们在美国一步步有了工作、有了家庭,但是缺少社会活动的根基,我们的community在哪里?通过戏曲建立起来的社区可以带给我们一种归属感,让我们觉得I can belong here. We can build our own community. 我们一起传承京剧,也通过教育把传统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京剧社的创立之初与其后来的发展

徐:我们从大陆来对非盈利组织的概念很缺乏,因为我在州政府工作嘛,大家觉得能把这件事组织起来,所以把费城京剧社注册成一个non-profit相关的申请工作都是由我来做的。我们1999年2月正式注册成立,刚开始的时候京剧社没有钱,我们是会员制,会员出资付老师的费用。当时除了李淑媛老师,还有一位国家一级琴师刘震国老师,一下子就聚集了几十个人。费城中国城的社区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最开始中国城的一家贷款公司给我们提供了活动场地,老板也是我们注册前的第一任社长。后来我们每周在Holy Redeemer Church活动。在AAU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通过Philadelphia Folklore Project的帮助下,申请到了州政府保护多元传统文化的资助。

徐:费城京剧社能组织、发展起来很不容易,包括了许多人的奉献。我个人有点惭愧,学戏的时间少,申请资助的一系列流程性事务都比较繁琐,除了全职工作、照顾家庭,京剧社相当于是我的另一份兼职。京剧社出去表演,也不能把国内的经典剧目就完全照搬,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观众群的喜好来选择编排,适当改编。为了让他们更能更好地了解京剧,更好地欣赏演出,我们还编了学习指南、翻译剧本和唱词、做双语宣传,演出时有双语字幕和介绍、公关和拓展都是我们自己来做。李淑媛老师几十年如一日,为京剧在海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除了在京剧做艺术总监还在民艺特许学校(FACTS)任教。

徐:京剧社成立之后的第一场大型对外演出在Radnor High School,演了《闹天宫》。李淑媛老师在费城社区大学主演了费城有史以来的第一场《霸王别姬》,那场表演让许多观众落泪,一方面时因剧情,另一方面是因为能看到一场如此正宗专业的戏而感动。后来 费城Fringe Festival邀请我们演出,在Wilma Theater 连续演了五场改编过的《霸王别姬》,李老师和国内的专家一起加工,把最精华的部分浓缩在一起,经过创新最后呈现出类似舞剧的效果。演出非常成功,受到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费城的Kimmel Center的剪彩也请我们去了,在那里也有过几场演出。

京剧社现今的发展

杨:京剧社从最开始的玩一玩、自娱自乐,到成立正式单位,我们是一个想要弘扬传统文化的组织。

徐:我们希望能传承、发扬这个传统艺术,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另一方面是将戏曲艺术介绍给下一代,让美国主流也认识到这个来自中国的历史悠久的艺术。其实京剧与所有的古典艺术遇到的问题都有相似之处,尤其对于我们这个海外的非盈利的组织来说,资源非常缺乏,很难跟商业性娱乐竞争。外加我们有着自己的工作家庭,难以平衡时间。管理一个组织、申请funding非常繁琐不易。

京剧社成立后,我们在教学和演出方面都按情况做了调整。教学方面,我们不像中国传统的戏曲学习那样分行当、分门派,而是打了基础后,根据大家自身条件爱好继续发展。我在费城京剧社跟着李老师学习的戏曲,当时刚开始学的是《红娘》里的花旦。演出方面,我们对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调整。老戏迷面前,我们多表演经典剧目,而对美国这批新的观众来说,剧目的选择要让他们更能理解,我们就更多选择舞蹈与武术元素为主的选段。

京剧社前前后后被各个大学邀请去表演。2006年,我们到你们索思摩学院,有李淑媛老师主演,表演了全本《白蛇传》。大学的平台很好,许多人是做学术的,过来与我们合作。比如Temple University的不少学生到剧社来做Project, 录专题,为我们保留了不少好的影像资料。剧社现任的项目主管李骏青也是Temple 毕业的, 后来去纽约大学读了艺术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剧社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和义工的机会,给很多做研究的学生提供一些历史资料。他们也能帮我们做archive 和documentation。

白蛇传经典桥段

同时我们也有很多从小就在京剧社学习的孩子。比如你们Swarthmore的校友高美慧 Jenny Gao ‘18,9岁就跟着李老师在费城京剧社学习。她也同时学习武术、舞蹈……她学得特别好啊,她的水平和国内戏校的孩子完全可以相媲美。到了疫情期间,我们只能上网课,也是李淑媛老师主讲,网课很成功,但是网课的互动性受限制,效果还是远不如线下的实地课还是很重要。要加入剧社,一般先听课,看你对什么感兴趣,再商量什么形式最适合你。

尾声

不知不觉间采访悄悄接近尾声。这已经是《索思》从Fall 2023认识费城京剧社以来和PCOS做的第二次访谈,但尽管如此我们依旧还有很多很多想要知道的问题。我们十分高兴费城京剧社能抽出时间来Swarthmore接受我们的采访和Panel。期待PCOS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再次到访Swarthmore!

发表回复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简体中文

Don't Miss